no. 1 /未來思維:一種心態,不是方法

--

你好歡迎來到未來!我是推測未來台北Speculative Futures Taipei 的發起人Ricky,「推測未來 Speculative Futures」是一個全球非營利組織 Design Futures Initiative的國際聚會活動,致力於推廣及分享未來思維、未來學、前瞻策略、設計想像力及推測和批判設計領域的設計實踐。

我們希望透過一系列的文章、活動和大家聊聊未來思維的價值以及落實於生活或是工作上的方法。

第一篇文章是以在服務設計領域很出名的雜誌Touchpoint 2018版本中一篇很棒關於未來思維的文章,在文章內我們可以學習到三件事:

  1. 目前設計眼界的侷限
  2. 未來思維是什麼?為什麼我們需要?
  3. 未來思維與設計思維的交會點

以下之為中文翻譯(原文連結請看文末)

設計實踐開始傾向以未來為導向的方式,這反映出目前設計挑戰的複雜性。未來思維恰好可以提供我們工具跟方法來幫我們解決這個問題。不止如此,這種思維模式同時也提供一種新的眼界來看待我們用設計所創造的世界。

服務設計師通常是以使用者為中心的世界運行思考,所以設計挑戰是圍繞在人的行為、態度、需求跟想要。然而人們是常常改變的,他們的行為會被所處在的環境影響,例如社會文化、科技、政治和經濟影響。其中有些影響因素是有機會預測或是很明顯的,例如在英國脫離歐盟國之後,英國公民會降低到國外工作與生活的可能性。另外影響也可能是不可預期或是微妙的,像是在網路科技巨頭發生的隱私醜聞後線上社交行為會產生的改變 。

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師是研究和理解人們當下行為方式的高手,但設計的挑戰往往是複雜的,不斷變化的,很少有只存在於 “ 現在 “的。我們認為設計師對挑戰最好的方法是除了考量到目前人的行為以外還需設想外部影響,例如使用者會如何隨著時間推移改變行為及需求。

隨著變化的步伐越來越快的情況下,服務設計師必需以更長遠的思考來做出回應。藉由探索未來的思維,設計師可以創造出更具彈性及有潛力改變的服務,甚至更可能會擔起一個在塑造這個改變的主動角色。

正如Douglas Rushkoff 在2018 在英國FutureFest 的活動演講中所說:

“ 『未來』這個詞應該被解釋為一個動詞,而不是一個名詞 “。

這個詞不僅可以用來描述我們到達的時間地點,還可以用來說明主動塑造變化的過程。

什麼是未來思維?

以未來導向的實踐正逐漸影響著現今的設計原則。遠見力、未來主義、未來學、預期研究和未來思考(有時候以『未來』為短稱)。這些術語經常被相互替換的用來除了描述實踐未來思維的結構化方式,同時也說明實踐未來的方法及手段。為了清楚表達,當我們討論這些問題時,會喜歡用“未來思維”來總和整體概念。

約瑟夫·沃羅斯(Joseph Voros)是第一個將著名的未來分類以視覺化的未來錐呈現出來,這個未來錐是根據可能性和合適的優先性來分類不同的未來情境。

圖一 約瑟夫·沃羅斯(Joseph VOROS)的未來錐

然而,未來思維在實踐上並不年輕。在整個20世紀,人們一直持續利用未來思維來對未來進行預想,這些預想不管是用於戰後的政治規劃或是對科幻小說作家像是H.G. Wells等的啟發。近年來的做法已經將其重點從對未來的預測 (即預測),轉移到對未來可能性的批判性探索(即遠見)。

儘管仍然沒有正式定義或完善的將未來思維作為一門學術學科,但仍有一些共識。其中之一就是 “ 你不知道的未來 ”。換句話說,未來思維超出了“可能的未來”的範圍,以檢查“可能的未來”的整個領域(見圖一),目的是確定無法預料的機會或降低風險的主張。它試圖解開 “ 可能知道會發生什麼?”的問題,而不是試圖回答 “ 未來會發生什麼?”的問題。

未來思維主要關注的是系統性因素,對眼前的問題關注較少。它認識到萬物一切都是相互聯繫的,為了產生有意義而且持久的影響,人們必須理解並干預整個系統,而不是僅僅解決個別的因素。

例如,如果我們將這種方法應用於有關冥想的項目中,我們還將考慮相鄰的主題,例如心理健康,自我幫助,工作表現和線上的自我形象。

未来思维與设计思维的交會點

許多已經在實踐的設計師,將未來思維作為一種工具或方法,運用在設計過程中。在某些情況下將『預測』這個方法用在進入設計過程開始之前,作為喚醒團隊和鼓勵新的創造性思維的一種激勵。在這些情況下,未來思維被視為對設計過程中的補充,但沒有真正融入進設計方法或是思維模式中。

我們對把未來思維作為一種方法或是工具概念的設計師提出了質疑,認為應該要把未來思維以一種思考方式納入設計,才會帶來更有意義的影響。我們相信是一種具有一系列原則的方法,可以將其從頭到尾融入到設計方法中。

未來思維作為設計的一種思維方式

我們打造的方法論將未來思維中的發散性、探索性的思維方式引入以結果為導向的設計思維當中。這有助於我們回答 “ 何去何從?”的長期問題以及針對 “ 那麼下一步要做什麼?”的短期回應。

圖二 愛丁堡大學 “近未來教學項目 “的一部分,對數位教育可能的未來進行了圖解。
(圖片插圖來源:LIZIE ABERNETHY。)

同時,設計專家幫助我們傳達我們所設想的抽象未來概念。通過視覺或實物來說明未來可能的情境,比起只單純用語言描述來的強大有力得多(請參見圖二和圖三),這有助於客戶、使用者和專案的利益關係人有更好的同理方式來理解這些描述的未來場景中可能的人類經驗。

圖三 為傳達可能的多幣種問題而創造的實物模型 (圖片來源:路易斯·朱斯特和桑蒂尼·巴斯拉
與格拉斯哥藝術學校的合作。)

在融合設計和未來方法的過程中,我們將未來思維的原則融入到我們的設計實踐中,其中有兩個方法我們將在這裡盡一步詳細討論,包含整個項目界定的範圍、研究階段、實地考察、分析、測試和改進。

第一個方法:對可能的感興趣,而不僅僅是實際的

在任何指定項目中,這一原則都體現在幾個方面。在早期研究階段,它可能涉及尋找邊緣用戶來定義微弱的變化信號,而在使用者參與中,我們可能會利用可能或偏好的未來的對話來幫助發現和釋放人們的深刻信念和抱負。在客戶戰略會議中,我們可能會以超出他們認為 “ 可能 ” 的遠景挑戰利益相關者,以激發他們尋求新的機會。

第二個方法:了解變化的系統

我們將人、服務、產品和組織視為一種不斷變化的系統中的一部分。它們不是各自孤立的元素,而是相互關聯的,當中的元素總是在不斷變化並相互影響。對於不斷變化的系統,我們的理解不是也不可能僅僅透過一系列的方法和專案活動來建立。它被設想為一種根深蒂固的心態,影響著我們對世界觀察的解釋方式。同樣,這一個原則在專案的不同階段發揮不同的作用,從識別與特定專案主題相鄰領域中的發展所帶來的意外後果,到建立對可能在一段時間內對所設計的專案成果產生影響的社會文化、技術、政治和經濟因素的理解。

以未來作為一種心態的價值

透過我們的設計方法論中採用這些未來思維原則,我們得出了也認為適用於服務設計師工作的價值。這些包括:

  1. 建立對塑造我們所設計的人的行為和需求變化的理解。
  2. 考慮未來可能會影響我們的意外結果,進而在設計環節中建立彈性。
  3. 利用未來可能的場景來交流和共享自己與共創者的願景。同時,藉由幫助我們與客戶、受眾和彼此之間分享複雜內容或抽象概念來形成或加強我們的文化。

對於不熟悉未來思維的服務設計師,以及可能已經嘗試過其方法或原理的設計師,我們期待看到將未來思維以一種方法更頻繁地融入到設計實踐中。雖然獨立使用未來思維方法或工具很有價值,但我們認為將未來思維融入到設計或創新團隊中會產生更大的影響。

正如以人為本和服務設計的思維方式已成為我們當前設計實踐中的常態一樣,未來思維的原理也可以幫助塑造和完善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當然,過程中需要經驗來實現這個目標,但我們相信,透過花時間探索和試驗其原理,未來思維可以改變我們的設計流程和工作文化。

原文連結:https://medium.com/touchpoint/futures-thinking-a-mind-set-not-a-method-64c9b5f9da37

--

--

Design Research Design
Design Research Design

No responses yet